服务范围
SERVICE CATEGORIES联系我们

电话:0591-86395986
手机:18065009525(24小时应急电话)
联系人:林先生
网址:www.fjzczx.com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金达路130号大榕树文化创意园5号楼5层
宁德市官昌水库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公示
我司已委托福建中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基本完成《宁德市官昌水库工程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调查报告》编制工作,即将报送环保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现向公众公示宁德市官昌水库工程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假如该项目建设影响到您的生活环境,或者您对该项目建设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欢迎您拨打以下电话向我们反映。
一、建设项目概况
官昌水库处于七都溪下游河段的七都镇外洋村,坝址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9°30′~119°28′,北纬26°46′~26°45′间。官昌水库是一座以供水为主,兼顾灌溉,结合发电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属于中型水库,工程等级为III等。水库正常蓄水位69.00m,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2647万m3,死水位46.00m,死库容394万m3;水库调节库容2253万m3,库容系数5.3%,具有季调节性能。官昌水库97%特枯年可供水量为30.9万m3/d,保灌面积1.242万亩,调水流量占坝址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26.3%;坝后电站装机容量5000kW,相应保证出力0.72MW,多年平均发电量1768万kW·h。项目总投资51987万元,环保投资759万元。占主体工程投资的1.5%。
项目于于2012年10月委托宁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协作单位: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了《宁德市官昌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12年11月14日宁德市环境保护局以宁市环监[2012]75号文对《宁德市官昌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做出批复意见。项目于2014年11月1日工程基础开挖,2020年11月21日主体工程完成,实际总施工期7年。
二、建设单位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宁德市宁港自来水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东华 联系电话:13860337888
三、监测报告编辑单位和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福建中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人:秦工 联系电话:17750421792
四、环保措施建设情况
(一)生态
1、水生生态
环评阶段针对评价范围内水生生物所提出的:(1)施工期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经处理后,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9-1996)一级标准后排放,或用于农田灌溉、(2)落实生态流量下泄措施、(3)施工期和水环境监测报告等保护措施基本落实。
2、陆生生态
根据项目水土保持验收报告(于2021年8月23日通过评审),施工期慎重选择取土区、弃碴区,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堆土场远离河流,并尽量避免对农田、林地的破坏和侵占,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开挖区、临时占用区、弃渣区进行植被恢复和环境绿化工作。
(二)水环境
根据初步设计文件,将控制下泄流量方式由设置生态放流口变更为在坝后设放水管;厂房设置两大一小共3台机组电站发电,枯水期利用小机组发电,解决下游生态灌溉放水问题。
根据宁德市蕉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德市蕉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官昌水库库底卫生清理验收意见》(宁区疾控[2018]17号)、宁德市蕉城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关于宁德市官昌水库库底文物情况的说明》、宁德市蕉城区林业局《关于宁德市官昌水库库底林木采伐和易漂浮物清理情况的说明》、福建省移民开发局关于印发《宁德市官昌水库工程下闸蓄水阶段移民安置验收报告》的通知,认为“库底清理已经按照设计要求完成,满足水库下闸蓄水阶段验收条件”。
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施工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其中施工生产废水经一级沉淀处理后部分回用,部分上清液外排,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回用于绿化浇灌,不外排。项目产生废水主要员工生活污水,来自厂区办公楼和生活区。运营期厂区生活人口一般在2人左右,生活污水较少,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
(三)环境空气和声环境
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粉尘,建设单位及时将弃渣弃土清运至弃渣场,并配备简易洒水车对施工场地进行洒水抑尘。在砂石料筛分厂、轧石场及砼拌和站设有简易喷水防尘装置。运营期无生产废气产生。
项目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运营期厂房采用封闭式,降低了设备机组的噪声对外界的影响。
(四)固体废物
项目施工地、运营厂房内均设置有垃圾桶用于收集生活垃圾,并安排专人负责生活垃圾的清扫并定期转运至垃圾中转站。工程共设置了三个临时转运堆场,共占地4.52hm2。
本工程开挖土石方总量约30.64万m3,借方0.80万m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开挖石方特性,场内回填可自身利用土石方量9.00万m3,仍余方22.44万m3通过外运全部综合利用,(其中1.54万m3作为宁德市第三水厂二期工程(非本工程)场地回填利用,其余20.90万m3作为中科院示范园场地回填利用)。
(五)移民安置
项目安置方案为外迁集中安置,安置点位于蕉城区七都镇六都村南面约500m,安置点西侧紧邻国道104线,东距漳湾镇约4.5km,北距七都镇约5km,南距宁德蕉城区约8km,移民安置点所处位置交通便利,安置点面积约85.6亩。根据现场调查及福建省人民政府水电站库区移民开发局关于印发《宁德市官昌水库工程下闸蓄水阶段移民安置验收报告》的通知,253户1002人于2017年12月底已全部安置到位。
(六)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置
施工期加强废水管理,加强污染源的源头控制,避免废水外排;施工单位针对混凝土废水及污水处理系统定期检修及维护。车辆严格按照荷载质量运输,严禁超限、超载;加强了进场道路、场内道路以及库周道路的养护工作。
建设单位重视水库运行技术管理,建立水库运行调度和安全操作技术体系,编制调度运用计划,对库岸坝体防护进行加固和闸门吊车定期维修养护,经常检查和定期观测大坝安全情况,以杜绝水库带病冒险运行,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五、验收监测结果
(一)施工期
根据建设单位对施工期跟踪监测可知,项目施工期:
1、生产废水出口指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一级标准限值要求,其中生活污水回用于绿化,不外排。
2、施工噪声监测值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限值要求。
根据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和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施工期按照环评要求落实了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小。
(二)运营期
验收监测期间项目区域噪声监测值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限值。
五、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一)施工期
根据项目施工期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施工期
1、地表水:1#监测断面(坝面上游):pH值、DO、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TP、大肠菌群监测值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类标准要求。2#、3#监测断面(坝面下游):pH值、DO、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TP、大肠菌群监测值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要求。
2、声环境质量:外洋村、小坑里村、桥头村、利埔村、马坂村、官仓村声环境噪声监测值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限值。
3、大气环境:外洋村、小坑里村、桥头村大气环境SO2、NO2、TSP、PM10监测值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
(二)运营期
根据验收期间监测结果可知:坝区1~4#监测断面(坝面上游):水温、pH值、DO、CODMn、BOD5、氨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等监测值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类标准要求。
5~8#监测断面(坝面下游):水温、pH值、DO、CODMn、BOD5、氨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等监测值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要求。从环评期至验收期,水质变化不大。
(三)生态环境
1、陆生生态
根据蓄水验收阶段生态调查结果,调查区主要植被类型未发生明显变化、景观格局未发生大的改变;未改变区域内动物种类组成和区系。
2、水生生态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等种类及物种结构变化不大。与环评阶段基本一致。
(四)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置
工程施工期间未发生环境污染事件。
(五)公众意见调查
调查期间发放了个人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工程环保措施执行情况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
六、总结论
工程建设单位对环保工作较为重视,工程建设及运行中基本上执行了环评批复的要求,实施了环评报告书和水土保持设计文件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和水保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恢复措施,对环境保护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使工程建设和运行未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建议本项目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宁德市宁港自来水有限公司
2021年11月26日